English

年老未必糊涂

1999-10-18 来源:生活时报 饶树成 我有话说

平时,常会听到一些老年人自怨自叹:唉,年纪大了,做事丢三拉四的,真是糊涂了。有些年轻人更是认为,人老了必然会糊涂。事实果真如此吗?大量研究结果表明,一个身心都很健康的老年人,有些重要的智能并不会因年老而衰退。

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七八十岁的老人,他们的精神状态和心理年龄一点儿也不亚于年轻人。我国唐代医学家孙思邈,大约在唐高宗三年(公元652年),撰写完成《备急千金要方》一书,这时,他已经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。后来他觉得《千金要方》不够完善便又作了修改,终于在公元681年,他百发高龄的时候完成了《千金翼方》一书。

国内外一些科学家对成人的智力进行研究之后,认为人到四十岁之后,智力仍会不断发展;人进入晚年后智力虽会有所衰退,但其速度却是相当缓慢的。据有关资料表明,人的大脑还具有一种重要的心智能力———结晶智能,即一个人在生活实践中对所学知识的分析判断及实际应用的能力。而且,这种能力会在生命的长河中持续稳定地增长。老年人虽然普遍存在着记忆力和操作能力较年轻人差一些的弱点,但其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却远比年轻人要强,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、经验的增多、理解能力的增强,老年人会在全面分析及处理问题等诸多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,许多身心健康的老年人甚至会比年轻时更为雄辩和老练,更为睿智和优秀。古今中外,到了晚年才卓有成效的“大器晚成”者不胜枚举。如我国古代的姜子牙,八十岁始为宰相,助周灭商,建立了丰功伟业;画家齐白石,四十岁才开始学画鱼虾、花卉,七十岁才成名,并成为一代国画大师;英国生物学家、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,七十岁以后才完成了《人和动物的感情表现》及《论食虫动物》等著作;这些充分说明了结晶智能的巨大作用。

事实证明,人的智能未必一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衰退,影响智力的因素除了生理性原因之外更重要的还有精神因素。如果人到老年,总是哀叹“年老糊涂、老而无用”,那么,忧郁、悲伤、烦恼、苦闷、焦虑等情绪便会时时追随左右,这不但会导致内分泌紊乱,引起组织、器官过早衰老;同时还会减少脑血流量,进而影响大脑皮层各种功能,这不仅会加速人体的衰老,还容易加重各种老年性疾病。

因此,老年人要有“不服老”的精神,不要采取消极的,无所事事的态度来养老,而应该乐观向上,精神不老,并注意和保持体力与脑力劳动相结合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